盘扣式脚手架的立杆是支撑体系的核心构件,在承载、结构稳定及安全保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其功能贯穿脚手架搭设与使用的全流程。
承载竖向荷载是立杆的首要作用。立杆采用 Q355B 级无缝钢管(直径 48mm 或 60mm,壁厚 3.2mm),单根立杆在间距 1.5m×1.5m 的标准架体中,可承受 8-15kN 的竖向荷载(约 800-1500kg),通过轴心受压将施工人员、材料及架体自重传递至基础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,立杆通过对接套管接长(接长长度≤3m),形成连续受力体系,配合可调底座(调节范围 0-500mm)平衡地基沉降,确保荷载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过载导致架体坍塌。
构建整体框架是立杆的结构功能。立杆上按 500mm 模数焊接圆盘节点(每个圆盘有 8 个插孔),横杆、斜杆通过插头与圆盘刚性连接,形成 “格构式” 稳定结构。立杆的垂直精度(偏差≤1/500)直接决定架体垂直度,安装时需用全站仪校准,确保每根立杆在同一竖直线上,通过纵横方向的立杆排列,划定作业平面范围(如 3m×6m 的标准单元),为横杆、脚手板提供固定支点,使分散的构件形成有机整体。
增强体系稳定性是立杆的关键作用。在满堂脚手架中,立杆间距加密至 1.2m×1.2m,通过剪刀撑与相邻立杆连接,形成空间桁架结构,抗侧移刚度比扣件式脚手架提升 40%。在悬挑架体中,立杆底部与悬挑钢梁刚性固定(采用螺栓或焊接),顶部通过拉结件与建筑结构连接,利用立杆的轴向刚度抵抗水平力(如风力、施工振动),确保架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变形量≤L/1000(L 为立杆高度)。
此外,立杆还为安全防护提供支撑基础。立杆外侧可固定密目安全网(每 10cm²≥2000 目),顶部设置防护栏杆(高度 1.2m),通过立杆的连续性确保防护设施无断点。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中,立杆需设置双立杆(间距 50-100mm),分担集中荷载,配合顶托(承载力≥30kN)调节模板标高,保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结构安全。
立杆的性能直接决定盘扣式脚手架的安全等级,其材质强度、节点构造及安装精度需严格符合《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》,通过科学设计与规范使用,实现承载、框架与稳定的多重功能统一。